舞蹈分類大全匯總
發(fā)布時間:2024-09-26 07:13 作者:admin 點擊: 【 字體:大 中 小 】
舞蹈分類大全匯總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藝術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舞蹈分類大全匯總,歡迎大家分享。
一、按照舞蹈的特征來劃分:
1.專業(yè)舞蹈
古典舞 芭蕾舞 民族舞 民間舞 現(xiàn)代舞 踢踏舞 爵士舞
2.國際標準交誼舞:
拉丁舞(倫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摩登舞(華爾茲、維也納華而茲、探戈、快步、狐步舞);
3.時尚舞蹈
迪斯科 銳舞 街舞 芭啦芭啦 啦啦隊舞 熱舞勁舞
二、按照舞蹈的表現(xiàn)形式來劃分:
1.獨舞,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f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2.雙人舞,由兩個人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fā)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xiàn)人物的關系。
3.三人舞,由三個人合作表演完成一個主題的舞。根據(jù)其內容可分為表現(xiàn)單一情緒和表觀一定情節(jié),以及表現(xiàn)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沖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
4.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一般多為表現(xiàn)某種概括的情結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tài)、造型的發(fā)展,能夠創(chuàng)造出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5.組舞,由若干段舞蹈組成的比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個舞蹈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又都統(tǒng)一在共同的主題和完整的藝術構思之中。
6.歌舞,是一種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其特點是載歌載舞既長于抒情,又善于敘事,能表觀人物復雜、細膩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
7.歌舞劇,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xiàn)手段來展觀戲劇性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
8.舞劇,以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xiàn)手段,并綜合了音樂、舞臺美術(服裝、布景、燈光、道具)等,表現(xiàn)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
延伸閱讀: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后腿。壓腿的練習有助于打開學生腿部關節(jié)的韌帶。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jié)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繃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只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并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后腿時,注重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條腿之間的距離略等于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jié)奏舒緩2/4
3、推腳背組合: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后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并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單腳腳后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腳尖繃直,向墻內推,使整個腳背繃成月牙型
5-8拍換另一只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guī)范動作。
4、把桿訓練組合: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yè)舞蹈訓練有很大區(qū)別(主要社會關系怎么填?原則上來說,主要的社會關系成員指的是本人的旁系親屬,如岳父母、分居的兄弟姐妹、伯叔姑姨舅、甥侄等,還包括和本人關系較密切或本人受其影響較大的親友、同學等。)。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yè)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jīng)過若干年業(yè)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yè)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并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shù)墓膭詈唾澰S,學生接受的就快。
5、劈叉跳: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準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重雙腳同時一前一后打開.打開歷程中,繃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并起來著地。
劈叉:左腳在前劈叉,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鐘,然后腿不動,身體向后仰.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yōu)闄M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鐘.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yōu)橛夷_在前的豎叉。
6、大踢腿:是培養(yǎng)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秋水注視前方。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繃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大踢腿,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儀態(tài).在這一前提下,經(jīng)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
7、下腰: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后仰,頭抬起來向后找自己的腳后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后跟靠齊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秋水看腳后跟。
中國民族舞蹈的分類及介紹
【民間舞蹈】各族人民群眾在長期社會實踐中自己創(chuàng)造并廣泛流傳的舞蹈形式。一般表現(xiàn)為自娛性與表演性、舞蹈性與歌唱性的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專業(yè)表演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依據(jù)。其主要形式如下:
【踏歌】中國古代的群眾歌舞形式。多于節(jié)日集會時眾人手拉手以腳踏地、邊歌邊舞。有的地方,一直流傳至今。
【秧歌】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主要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流行,多在節(jié)日集會時表演。按地區(qū)和風格不同,又分陜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北秧歌等。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彩綢、手帕、扇子等道具而舞。形式歡快熱烈,生活氣息濃烈。有的地方將民間的高蹺、旱船、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統(tǒng)稱“秧歌”。
【腰鼓舞】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多在節(jié)日集會時表演。原流行于中國陜北地區(qū),以安塞等地腰鼓最為著名。舞者腰掛橢圓形小鼓,雙手各持鼓槌邊敲邊舞。節(jié)奏強烈粗獷,動作奔放有力。后在許多地區(qū)流行。
【花鼓燈】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兩岸及淮北地區(qū)。男角稱“鼓架子”,動作粗獷大方、幽默風趣,多筋斗技巧;女角稱“蘭花”,動作灑脫潑辣,俏麗多姿,歡快熱烈。多在節(jié)日集會時表演。許多已加工成為專業(yè)藝術團體保留的表演性舞蹈。
【獅子舞】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廣大地區(qū)。歷史悠久,漢代已有記載。一般由兩人合演一頭大獅,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獅”、“武獅”兩種。多用打擊樂伴奏。后經(jīng)加工提高,采用許多高難度動作,成為舞蹈與雜技結合的藝術舞蹈形式。
【龍舞】又稱“龍燈”。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廣大地區(qū)。歷史悠久,漢代已有記載?!褒垺钡脑煨托螤罡鳟?,但分節(jié)均為單數(shù)。由一人持彩球引龍作舞。形式熱烈歡騰。一般以鑼鼓伴奏,舞時多放鞭炮助興。
【花燈】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西南等地區(qū)。多為歡快的載歌載舞形式。各地跳法不一。如云南花燈就以身體的崴動變化,形成其特殊風格。
【安代舞】蒙古族民間歌舞形式之一。舞者雙手各持一巾,邊歌邊舞。動作熱烈奔放,節(jié)奏感強。常用于節(jié)日集會的表演。
【熱巴】藏族的一種以歌舞為主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表演時男持銅鈴,女持手鼓,邊歌邊舞,節(jié)奏強烈鮮明,動作粗獷熱情,不時加入一些雜技技巧。有的把從事這一表演的藝人也稱“熱巴”。
【賽乃姆】原為維吾爾族古代舞曲名。維吾爾族民間歌舞形式之一。流行于新疆廣大地區(qū)。形式自由,動作靈活。常在節(jié)日或勞動后即興歌舞。
【扁擔舞】壯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廣西地區(qū)。舞者為雙數(shù),手持扁擔互相敲擊,打出變化多端的節(jié)奏音響,邊歌邊舞。動作多表現(xiàn)農(nóng)業(yè)勞動。
【蘆笙舞】苗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區(qū)。以邊吹蘆笙邊舞蹈為特點。常帶有表演性和競賽性。
【阿細跳月】彝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稱“阿細”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區(qū)流行。為青年男女的一種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彈大三弦或吹笛子與女舞者對舞。節(jié)奏歡快。節(jié)日時常在月光下或圍著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農(nóng)樂舞】朝鮮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形式自由。有的男舞者常在頭頂系一細長紙條用力甩動,使紙條繞身體旋轉,氣氛熱烈。
【孔雀舞】傣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區(qū)??兹笧榇鲎迦嗣窦榈南笳?。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動作優(yōu)美。有的經(jīng)過加工成為專業(yè)演員的表演舞蹈。
【雅舞】中國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的舞蹈。源于周代。后歷代均有加工發(fā)展。
【宮廷舞蹈】指各國歷代皇室顯貴用于宮廷朝賀、宴享、娛樂或祭祀的舞蹈。多由民間舞蹈素材加工改編而成。一般表現(xiàn)形式華麗嚴謹、精致典雅、講究技巧。
【祭祀舞蹈】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儀式的舞蹈。源于原始宗教儀式,有以歌舞娛神之意。后漸成為娛神亦娛人的民間舞蹈形式。如中國古代的“巫舞”、“六舞”等。
【舞蹈分類大全匯總】相關文章:
畬族舞蹈分類10-03
侗族舞蹈分類10-02
滿族舞蹈分類10-01
朝鮮舞蹈分類09-29
幼兒舞蹈分類11-08
最新舞蹈知識-舞蹈的分類10-12
舞蹈的分類知識11-06
壯族舞蹈分類介紹09-30
土家族舞蹈分類10-01
佤族舞蹈的起源與分類11-04
 
  猜你喜歡
安全從我做起演講稿14篇
 61
 61 中班幼兒家長會班主任發(fā)言稿
 135
 135 演出合同范本合集15篇
 89
 89 珍惜彼此感情的說說
 196
 196 中職班主任工作總結(精選17篇)
 78
 78 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通用25篇)
 175
 175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通用16篇)
 73
 73 學習雷鋒好榜樣國旗下演講稿
 159
 159 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作文450字(通用60篇)
 127
 127 精選《失戀33天》經(jīng)典臺詞
 177
 177 
 
		
    